互联网高管移民之路:我是被逼的,但很庆幸 | 西洋参考
文 | 波斯肥猫
最近移民成了互联网和媒体圈的热门话题,每次和圈里朋友吃饭,都会被详细的盘问怎么移的,贵不贵,国外寂寞吗,在那边你吃什么呀,能见到人吗……好像在座的不是他们的前同事同行或者前领导,而是刚从恶魔岛上抓回来的小号金刚。
所以我想干脆直白的写写自己的移民经历,下回再有人问就直接分享这篇文章算了。
1
等不及户口制度改革
办移民这事从我刚到北京就开始考虑了,与买房并列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排名在培训报社记者之前。
那时候北京房价只有四五千一平米,但对我这样带着6000块钱进京的穷记者来说还是太贵。两年后我跳槽进入互联网行业,很多人往死里夸我,说我眼光不错早早从传统媒体转型进入了互联网行业,赶上了风口。其实,对比一下当时报社和网站给的薪水就知道做出转型的决定很容易,这与眼光只有五毛线的关系。不过这话我一般不怎么愿意说,以免有损自己的形象……
虽说后来成为了互联网行业大公司的高管,可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土的人,在上大学之前没出过家乡,上完大学又乖乖的滚回家乡了,所以我根本不是很有非分之想的那种人。
最终促使我产生“非分之想”的原因,还是现实。我到北京之后发现户口制度真是一个麻烦。还记得当时几个落魄小文人没事老讨论国是(这是个坏毛病,现在已经基本戒掉了), 当谈到户口制度能撑多久时,我们就会心照不宣的伸出手掌,嘿嘿一笑。
现在看文人真是不能讨论时政,都过去好几个巴掌的时间了,北京的户口制度啥变化也没有,要说有变化也是越来越操蛋了。
几年时间过去,我慢慢变老,孩子逐渐长大,她总说自己是北京人,因为从小她就长在北京,熟悉北京胜过熟悉我的老家,家里的房子车子都在北京,父母和小朋友也都在北京,所以孩子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自己始终不是“北京人”。
虽然她老爸每个月被扣的税很多很多,但是上学报名的时候,她还是要排进借读生那一列。
看着借读生那个大牌子,我开始意识到,不能做梦等户口制度改革,一定要自己寻找出路。
2
移民路不好走,其他路更难
这个出路并不多,大概有三种选择:
A,听政府的话滚回家乡去。
B,准备上国际学校。
C,移民去国外。
A选项显然没法接受,B选项和C选项的区别实际是一个“财务问题”。
如果孩子从高中开始上国际学校,那也没有办法参加国内的高考,最终只能出国留学。三年高中和四年国外大学算下来,至少要准备大概200万,但是办理加拿大移民,连100万都不需要,如果算上移民可以享受到的医疗和教育福利(拿到永居权就不算留学生了),显然C选项从财务上看划算很多。
因为当时北京还没有雾霾,所以移民这事我办得三心二意,毕竟我在国内的事业发展也比较顺利。最后催促我加快移民步伐的是“雾霾”。北京的雾霾越来越严重,我的孩子患上了哮喘。这件事情坚定了我的决心,至此,“早发早移”变成了“不发也得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孩子身体毁了,那说什么都毫无意义。除了天空中的雾霾,教育上的雾霾更让人厌恶而且无解。
当时孩子在北京就读的学校可以说是朝阳区最好的小学,老师也很负责,从三年级开始作业压力越来越大,填鸭教育的味道越来越重,比如语文作业中的填空题必须死记硬背课文中原句的用词,不然就算错,作为一个老文字工作者和坏学生,我知道这种语文教育意味着什么。
我虽然从小不好好听课,但是比较喜欢读书,各种课外书。看书这事必须要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尽其所能满足我阅读的欲望,不光是各种能买到、借到的书,而且在班里我订阅的杂志总是最多的。到了工作以后,我这样的脾气暴躁不善与人沟通的家伙,也能慢慢晋升高管岗位,大半也是依靠自学能力。
工作之后同事个个都忙死,如果你不爱学习的话,谁会有耐心教你呢?记得那时候在财经网站工作,为了学习财经知识,每天坐地铁的时候抱着一本财经书籍啃,差不多一周消化一本,坚持下来也能看懂一些艰涩的财经文章了(中国财经记者写的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看不懂,大堆的专用名词)。
所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我知道,不说数学,仅仅是中文就必须依靠大量的阅读和自由的写作来培养,否则只能把活的汉语搞成死的作业。长期死记硬背下去,孩子只会越来越压抑,她失去的不止是童年的快乐,就连天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自学能力最后都会随着越来越厚的作业本消失。
很多人都觉得移民很难,其实,移民只是个决心问题,比其他的解决方案容易多了。我所做的,就是找中介公司咨询,开始交钱办理(因为财产来源比较很清楚就是工资买的房子,工作经历也很真实,不需要包装,所以中介办理我的手续也并不费劲),然后等着批准,面试,体检,登陆。
因为比较穷,所以我选择的是加拿大某个小省份的投资移民。办理下来,手续费花了一二十万,给加拿大省政府交了七万五千加元的押金(如果到了当地之后,按要求投资十二万五加元,就可以退回押金),就这么多钱,不过现在应该是都涨价了……
我办理移民手续中唯一的波折,是因为我“媒体人”的身份引起了加拿大政府的怀疑。因为加拿大政府觉得我很可疑(为什么可疑,大家可以参见最近的新闻,“针对有加拿大报章近日无端指称中国驻加拿大记者曾从事间谍活动,中国驻加大使馆新闻发言人杨云东对不实涉华报道予以严厉谴责“),所以专门派了一位和特鲁多有得一比的小帅哥来单独审查我。
这位帅哥很有礼貌,他遮遮掩掩的问我:“知不知道有些中国媒体人真正的职业并不是记者?”这种幼稚的问题怎么可能难倒我呢?我天衣无缝深沉的回答:这种事情即使有,党也不会信任我,跟我讲这些吧?!
帅哥听了哈哈大笑,连夸我聪明,就算给我漫长的移民历程画了句号。
后记
如今孩子已经在加拿大读了一年书,她不再抵触上学,放假稍长就喊着要去学校。在国内她被看成性格内向,现在变成为开朗外向,老师评价她很social。她英文演讲刚刚拿了满分,数学更是远超当地孩子,而且不知足的她已经开始学习可汗学院的网上课程了。
至于钱,自然也是不够的,之前做媒体人太久,光为理想奋斗了,底子太薄,需要咬着牙省着花。不过在早上送孩子上学那一会,看着她和小朋友一起走向学校的背影,NO Money的烦恼会暂时消失,我会很自满的认为,老爸只是一个中文小人才,现在家里有了一个中英法三语人才了(当地英法都是官方语言),这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本文首发于加拿大必读(微信号ID:jianadabidu),转载已获作者授权
想去海外生活吗?请在微信号回复国家名 如 加拿大 查看相关文章和政策,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邮箱),会有专业的顾问和您联系
咨询邮箱:immigration@iwestbound.com
你可能还想看
GetFunCEO陈峰的忠告:移不移民跟钱没关系
西洋参考所刊文章均由海内外名家受邀撰写。我们也诚挚欢迎您的投稿。
外邦科技
waibang@iwestbound.com